異國職場:中國篇

 

在大陸工作,是先交朋友,再做生意,如果能用當地歷史淵源與地理環境做為話題,將是消除隔閡的最快方式。
撰文 / 曾茹萍

 

       當全球景氣仍是一片混沌,中國,卻像一顆東方夜明珠熾熾發光,吸引著想要在這塊黃金地大展伸手的各路好手。

  在這群英雄好漢中,同樣承襲中國文化、並擁有相同語言的台灣人,似乎占盡優勢,但回顧多年來的「搶灘」歷史,卻鮮有人成功。

  多元的風土民情是主要原因之一。大陸地大物博,各個省分都有鮮明的在地文化,台灣人常常還摸不著頭緒就陣亡在前線。

  「去大陸,要抱著到國外的心態,」到大陸工作近1年的友通資訊行銷總監楊宗祥強調,雖然語言相通比較便利,但生活習慣、風土民情都不盡相同,跟外派到國外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史地知識有助突破心防
  近兩年來,幾乎每個月都要至大陸出差1~2次的百瑟系統業務經理吳志剛表示,為了在短時間突破客戶心防,從當地的歷史淵源和地理環境做為話題的切入,是消除隔閡的最快方式。

  「通常大陸人都很以自己的家鄉為傲,」他回憶,有次遇到一位來自西安的客戶,聊沒多久就開始得意地對他說,「西安是近百年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,不僅有張學良的故居,甚至革命、軍閥時期時,都扮演重要的角色。」如果具備豐富的史學常識,繼續延伸幾個話題,就可以輕易建立親近感。

  從歷史的脈絡,也可以瞭解當地人的特性。楊宗祥表示,武漢由於是革命發源地,因此又稱「英雄城市」,武漢的人民有英雄的豪爽,也比較愛說一些粗話,所以要是聽到他們說粗話,就見怪不怪,不要以為他們在罵人。

  歷史題材若再搭配地理知識,則會讓話題更具豐富性。以武漢為例,他不只是「英雄城市」,從地理的角度來看,因為天氣太熱、灰塵有多,又稱「光(因為很熱)輝(諧音灰)城市」,素有中國的「火爐」城市之稱,夏季高溫達40多度。除了氣候,當地的名產也是大家最常談論的話題,比如:貴州的茅台酒、北京的五糧液、二鍋頭和燕京啤酒等。

  吳志剛指出,如果能夠主動撩起話題,提起對方故鄉或是當地的特殊景點、名勝,會讓合作的大陸人印象深刻......


  

全文詳見338期就業情報雜誌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青期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